新华社·“十四五”亮点

2025年,中国综合保值规模约140万亿元,这是一个令全球瞩目的里程碑!国家发改委的这一预测数据标志着新的发展规模。 110万亿元、120万亿元、130万亿元……中国“十四五”以来,国内生产总值(GDP)一个个超越。今年是“十四五”收官之年,也是“十五五”规划的规划年。横向看,中国经济总量约占世界17%,对全球增长贡献率近30%,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可靠的“动力源”和“稳定器”。目前,“十四五”五年,中国经济增长预计将超过35万亿元,超过世界第三位的经济总量。 2025年9月16日,海轮在钦州港装卸货物(dro)ne 照片)终端。新华社记者 张爱琳 摄 随着超过14亿人民走向美好生活,“十四五”时期,中国经济标志着一系列坚实而闪亮的坐标——更强的“创造力”。 “天宫”追梦,C919沉入长空,人工智能方兴未艾,主要强国强兵惊艳世界,边境领域百花齐放,中国排名首次跻身全球变革指数前十。创新驱动正在重塑活力中国。 “国际风格”不仅仅是帕特。单边免签“朋友圈”扩大到47个国家,“游中国”、“买中国”成为新时尚。国外不少博主在社交媒体上哀悼:“中国已经‘酷’了!” “绿色外观”更好。全社会每消耗3度电,就有1度电是清洁的绿色电力。制造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销量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。 “三新”扬帆海外,“绿色”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。 “幸福指数”更热。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,全国跨省待遇直接结算惠及5.6亿人……人民经济上市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金字招牌。非凡的成就源于发展理念的转变。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。变革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新理念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发布报告指出,中国经济正在逐步转向更高质量、更平衡、更可持续的增长模式。非凡的成功社会安全体系体现了新的发展格局。 “十四五”前四年,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86%。新消费业态、新模式应运而生。马拉卡和充满活力的国内市场为中国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开放口岸不断增长,负面清单不断“缩小”。中国经济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适应性和韧性不断增强。 2025年,国庆和中秋“双节”重叠,各个美丽的地方都会迎来大量游客。 10月1日,游客在河北正定古城休闲。新华社(梁子东 图) 风雨是标准的前锋。然而,中国经济始终是在磨砺中成长、在磨难中壮大的。成为鼓,鼓励我们砥砺前行,“十五五”新征程即将拉开帷幕,我们被召唤着,赶赴又一个希望的五年。